top of page

​訂閱部落格,取得最新文章及資訊

Articles: 文字

羅密歐與茱麗葉

急診室莎士比亞經典悲劇 三小時中風、急性心肌梗塞、嚴重創傷與到院前心跳停止,是急診四大急症。而這當中,又以嚴重創傷讓人最為頭痛,主要是因爲嚴重創傷相對複雜,且同時需要很多人力,而病人狀況變幻莫測。 那天,約莫是晚上九點多,檢傷櫃檯的對講機傳來119的通報,要送一位跳樓的病患到我們急診,請我們先做好準備。 在急診,如果受傷機轉是高危險性、生命徵象不穩定、意識不清或墜落高度過高等,都會讓我們更加擔心病人的危急狀況,因此遇到這樣的狀況時,會啟動醫院的創傷流程,以提供病人最完善的照護與急救。 大約5~10分鐘後,119就將病患送到現場,經詢問之下,病患是從約莫3層樓高處跳下,因爲高度較高且病患一直喊痛,所以第一時間就將病人推入急救室並且啟動創傷小組,開始後續的處理與治療。 按照外傷急救ATLS流程,需要評估病人A(Airway) > B(Breathing) > C(Circulation) > D(Disability) > E(Exposure)。呼吸道與呼吸沒有特別明顯問題,身上除了下肢有明顯放性骨折外,沒有其他明顯外傷,骨盆也是穩定的,超音波兩側

最討厭過年了

年節將至,你準備好了……嗎? 農曆年節期間,急診中總是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有一種冷是爸爸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餓是阿公阿嬤覺得你餓,有一種虛弱是久未歸國的兒子女兒覺得你虛弱。 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農曆過年又將來到,過年就對於華人來說,是家人團聚,彼此分享生活的一段時間,同時也是一年一度長輩互相比較,互相吹噓的場合,更是晚輩爭相展現孝心的時刻。但對於急診人來說,一年裡頭最討厭的節日大概也就是過年了吧~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過年期間,所有醫院的門診幾乎都跟著停診,外面的診所也幾乎全部沒有營業,可畢竟急診標榜一天24小一年365天全年無休,竭力為民服務,身為苦主的急診醫師、護理師,想當然耳還是得上班。再加上人潮流動,大魚大肉,傳染病、腸胃炎等更是不勝枚舉。 原本已經人潮滿滿的急診,一到大過年,就會盛況空前,水洩不通,各路英雄好漢齊聚一堂。當然,會不喜歡過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會出現許多久未見面,久別重逢的親戚或家人,然後以下這類故事和橋段就會相繼上演…… 晚間吃完飯後,一位50歲上下的男子,手挽著一位撐著拐杖,年紀約莫80上下的奶奶,緩步走進診

年輕女性下腹痛,急診醫師的惡夢

峰迴路轉~ 恩...八點檔劇情,真實在急診室上演,比起醫學本身,更難處理也更棘手,是急診醫師的另一種惡夢。不知道是因為時代不同,還是因為活在白色巨塔裡面,原來現在外邊的世界這麼精彩熱鬧。 那是一個深夜,一位年輕女子和一位年輕男子走進急診,女子身體前傾,一手摸著肚子,一手緊緊得掐住那位男生的手,可以看得出來應該是肚子很痛所以前來急診就醫,果不其然主訴是一個小時前下腹痛。而他身旁男子則是一臉擔心,皺著眉頭,扶著那位女子走進診間。 對於急診醫師來說,這樣的情景大概都不陌生,年輕育齡女性突然下腹痛,心中一定會馬上跳出一些鑑別診斷。於是我馬上找了張床給她躺下,請一起上班的護理師,推了移動式超音波來到床邊,拉上簾子,並讓該位男子在圍簾外稍等。 在護理師抽血的同時,我開始詢問一些重要的問題,包括是否可能懷孕,什麼時候開始下腹痛的,有沒有可能撞到肚子,並且詢問稍早是否有性行為等。 雖然說這些問題大多都很私密,但對於急診醫師來說卻至關重要,所以多數的病人對於被問到這類的問題時,常第一時間會支支吾吾,思考許久才勉為其難吐出答案,這位病人也不例外,後來表示大約一個多小

皮膚有蛇~又痛又癢

原來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惹的禍 水痘隨著疫苗的普及和推行,現在的年輕族群,許多小時候都有接種過水痘疫苗,因此盛行率越來越低。然而,隨著台灣外籍移工或是外籍人口逐年增加,臨床上偶爾還是會遇到新發生的水痘。 步入老齡化後,年輕時得過水痘的族群,隨著年紀增長,免疫力下滑,潛伏在神經的水痘病毒,就會伺機而動,進而出現帶狀疱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 簡介 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傳染性極強,在疫苗還沒有普及之前,大部分的人都在小時候得過,不過隨著年輕世代疫苗的普及,水痘如今已經不是那麼盛行。水痘一年四季都會看得見,不過根據統計,冬天跟春天又是較為盛行的季節。過去如果有得過水痘,隨著年紀增長,免疫力下降,有可能會讓藏在神經根的病毒跑出來,形成帶狀疱疹。 傳染途徑 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是通過空氣和飛沫傳染進而散播到手感染者的呼吸黏膜上,當然直接接觸水泡中的分泌物也有可能造成感染,但相對來說比例比較低。 診斷 因為水痘帶狀疱疹在臨床上的疹子跟表現其實滿特別的,所以大多都是臨床診斷,也就是不需要透過抽血、影像就能做出正確診斷。當然有時候需要做確認的時候,還是可以抽血去檢驗確認,

失「溫」列車,煞不住~

低溫特報,你準備好了嗎? 最近東北季風來襲,氣溫直直降,再加上濕冷的天氣以及刺骨的寒風,在室外,不多加幾件衣服,大概沒三兩下就受不了。 當然隨著天氣變冷,許多氣溫急劇變化容易產生的疾病,在急診也開始慢慢變多,像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等,而另外一群病人,有可能會進到急救室的就是低體溫的病人了。大家平常其實都很害怕發燒,反而鮮少聽到關於害怕體溫不高的狀況。 然而在急診,遇到低體溫的病人,可是不寒而慄~因為體溫過低,可是會產生一連串不必要的生理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這邊的體溫,是指人體的核心溫度,也就是人體重要器官的溫度(腦、心臟、腸胃道、腎臟等),常見的測量方式有肛溫、食道溫。而一般來說我們唾手可得的體溫,大多是量耳溫、額溫、腋溫等,測量的是體表溫度,然而體表溫度有些時候沒有辦法真實呈現人體真正的溫度,常會受到氣溫、濕度、穿衣多寡等影響。 基本上在急診,會將低體溫的病人分成四大類,而主要區分依據是以溫度來做區分。 第一大類:輕微低體溫,體溫大多介於攝氏32~35度,此時病人大多意識清楚,但會開始產生不自主的顫抖。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盡快採取以下措施:趕

Articles: Blog2
bottom of page